一位中年夫妻为自己17岁的独生子伤透了脑筋,他们从儿子出生开始,就立志要把儿子培养成高大尚的人才,谁知儿子初中没毕业就患上严重的对视恐惧症而无法正常读书了。
这对夫妻不知道儿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心理障碍,以为儿子可能是不适应地方初中的原因,于是把儿子转回石油系统的子弟学校读书,谁知在石油子弟学校只呆了一个月,儿子又因为目光恐惧无法正常上学。父母以为儿子是因为学习压力大适应不了,于是送儿子到学习很宽松的没有任何压力的职业高中读书,在职业高中只呆了三个月,儿子又呆不下去了,还是说因为目光恐惧的原因无法读书。
这个17岁的男生患有目光恐惧症是事实,但父母不知道儿子这个目光恐惧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儿子的目光恐惧症是反抗父母安排操纵儿子人生道路的最有力的武器。
他的父亲是一位很苛求完美的很自以为是的目中无人的同时内心安全感很差的人。父母很爱很爱儿子,特别是父亲,爱儿子爱得很变态,这对夫妻在生活中对儿子关心照顾得无微不至。儿子小的时候,给儿子买各种各样的玩具,不管多贵的玩具父母都舍得买,儿子长大后,玩具堆满一个大房间。给儿子吃的东西都是最好的最贵的最新鲜的,全市所有高档的餐厅全部带儿子去吃过了,全市所有的食品种类全部让儿子偿遍了。儿子吃的用的玩的穿的都是非常高档的,儿子的衣服都很贵,很有品味。儿子平时用的东西全是高档货,父母可以用很普通的,但是给儿子用的必须是高档的,在这对父母看来,儿子就是王子,所以就要享受王子的待遇。
父母提供给儿子在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是非常高档的,儿子很高兴,但是父母对儿子在行为方面和学习方面同样高求很高。在行为方面的要求是不可以跟调皮的男生一起玩耍,不可以跟成绩不好的男生交朋友,不可以跟性格不好的或家庭不完整的孩子交朋友。比如儿子小时候有一次交了一个成绩不好的男性朋友,被父亲强行阻止。儿子如果学习上不勤奋用功,就会被父亲非常严厉地训斥,甚至被鞭子抽打。
此外在行为上还有很多很多的不准,这些不准的目的是害怕儿子跟坏孩子学坏了,害怕儿子受伤了,害怕儿子吃亏了,害怕儿子受苦了之类的。这个儿子像是一棵被精心呵护的植物一样,只适合生活在温度阳光水份非常恒定的非常宜人的环境下,不能适应正常的自然环境,在正常的自然环境下是无法生存的。
这位男生在初中之前就是生活在非常纯净的环境下的,因为初中之前一直在石油系统的子弟学校读书,所有的同学全部都是石油系统干部职工的孩子。这个男生初中毕业之后,父母因为工作调动的原因,把儿子调到一个地方普通初中读书,这个男生在这所地方初中刚开始很难适应,幸好后来有一个价值观相似的男生转来这个班级,这个男生才有朋友,才不孤独。
其实不是别人排斥这个男生,而是这个男生排斥别人,全班五十多个同学,能让这个男生看得惯的同学廖廖无几。他觉得别人要么太土气,要么太俗气,要么太粗鲁,要么太无知,要么太傻,在这个男生看来,他是贵族,别人都是下等人。
到了初三的时候,这个男生(称为G)在班上唯一的朋友因为心胸太狭隘,与数学老师发生矛盾冲突,被数学教师惩罚,之后总是耿耿于怀,最后无法正常上学,后来退学了。在朋友退学之后,G在这个班上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了,班上没有一个人跟他说话聊天和玩耍,他也不愿意跟别人说话。别人把他当空气,他也把别人当空气,区别是他把别人当空气别人不在乎,而别人把他当空气他很在乎。他用高傲的自以为是的目光看人,别人厌恶地转过头去,于是他就受伤了。受伤次数多了之后,他就出现对视恐惧症了。
最初不敢跟同学的目光对视,后来是不敢跟所有人的目光对视,于是就无法读书了,也不愿意外出了,成了一个不读书不工作成天呆在家里的宅男。
父母原本希望儿子成为一个高大尚的成绩很好的能考上重点大学的有出息的人才,可最后的结果是儿子成了一个表面很清高的内心很自卑的心理很扭曲很狭隘的很无能的不能读书也不能打工只能靠父母生活的寄生虫。通过心理咨询之后,父母才知道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大错特错了。
通过心理治疗之后,父母暂时不给儿子压力了,儿了也想读书了。后来父母又给儿子压力,于是病情出现反复。
这个男孩不是不想读书,而是不想读父母要求的传媒专业,因为他感觉自己不是学艺术的那块料。男孩G只想轻轻松松地读,能读一个普通大学或是大专就知足了。但是父母不能接受儿子有这样的心理,要求儿子必须考重点大学,不考综合的重点大学,就考艺术方面的重点大学,否则父亲会在当地抬不起头。面对父母的控制和施压,男孩G干脆又不出门了,更不可能读书了,这对夫妻俩又开始抓狂了。
做人成功,才能做事(包括读书学习)成功。父亲不会做人,看不起人,目中无人,极度自我为中心。父亲教出的儿子也是不会做人,看不起人,目中无人,极度自我为中心。差别是父亲能吃苦,但儿子不能吃苦。
父母需要允许儿子暂时不读书,允许儿子暂时不打工,与儿子建议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带头学习做人,包容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用平等尊重友好欣赏的眼光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先从学习做人开始,先从学习与人相处开始,儿子与父母的关系和谐了,与人相处正常了,才可能正常地读书或正常地工作。
图片221: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
保持关系比教育更重要,父母和子女没有良好的关系,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甚至你越说他越反着做,还有什么教育可言呢?不仅教育的目的达不到,还会失去人间最宝贵的亲情。
当你和孩子成为最好的朋友,你们同喜共悲的时候,不必教育,你的期望也会成为孩子的愿望,那就不仅会收获孩子的成功,还会收获亲情的幸福。
教育孩子之难,难在双亲自己是否人格完整,是否乐于宽容与变通。要把孩子教育好,首先父母自身必须成为一个好的模范,不然,上行下效、承先启后,孩子必然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