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的,有些人就是活得很复杂

(一)

求助者(14岁厌学女孩的妈妈,43岁):老师,昨晚11:00到家,今天早晨8:40才起床,人晕晕沉沉,有点吃亏,不想动。我这种状况与我之前的咨询有关吗?

咨询师:有关系,没事的,心灵受到冲击产生的反应,你想改变自己,但是又害怕改变。一定要学会自私一点,别总是围着老公和女儿转,爱自己更多一些,多一些自己个人的兴趣和空间,快乐别过多来自女儿和老公。

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这个家庭才更容易往好的方向发展。

求助者:嗯,好的。

(二) 

求助者:今天早晨给爱人端早餐了,结果他到外面吃了,多了一碗米粉,女儿经不住诱惑吃下,称了一下体重,估计是重了或是没减轻体重,有情绪了,气呼呼说:以后不要管我,进房间了。

很想做好自己,证明自己行,考验毅力。

这次咨询后,还是有点困,但是比起第一次好了很多。

咨询师:要学会放手,放手,再放手,让自己轻松快乐之后,才能更好地对女儿传递正能量,欣赏她,鼓励她。你状态不好,顾虑太多,传递出去的是负能量多过正能量。

求助者:我现在还是乏困,不想做家务活怎么办?我想不做但下了不手。她洗澡换下的衣服有四天的没洗了,我需要闭嘴允许她按自己的节奏来,是吗?

咨询师:放手,不要帮她洗衣服,让她自己洗,不管她堆多少天,都不帮她洗,但也不要骂她批评她,不要抱怨。如果太困,就别做饭了,可以叫快餐,或让老公到外面吃,不要免强自己,要善待自己。

求助者:从深圳回来后,我没有给她洗衣服了,她自己用洗衣机洗的。

咨询师:别把生活搞得太复杂,生活可以很简单的。

可以,由着她,给她足够大的空间和自由,她有权利了,她才容易承担责任。

求助者:我就是太认真了,心累!

咨询师:活得太认真,小规则太多,让自己太累,顾小失大。

求助者:嗯,她天天在房间,笔记本电脑归她,手机我拿着。和我商量,二个时间段需要手机:一、早晨锻炼,二、下午骑单车。

咨询师:有矛盾民主协商解决,找到共识,不让她吃亏,你也别吃亏。

求助者:嗯。

 

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的,但一些人就是活得很复杂很累很痛苦。

上面这位妈妈刚找我咨询的时候,她的女儿很讨厌她什么都管,什么都不放手,女儿感觉自己一点自由都没有,感觉妈妈很不尊重自己。比如女儿不想洗头那么频繁,但妈妈总是催促女儿要洗头了,头发脏了。女儿不想那么早上床睡觉,妈妈不停地催促,要求女儿早点睡觉。女儿早上不想那么早起床,但妈妈不停地催女儿起床。女儿喜欢躺着看书看手机,但妈妈担心女儿这样看书对眼睛不好,于是不停地干涉女儿。

女儿比较随便,大大咧咧,床的桌上的东西堆得到处都是,妈妈看不惯,总是唠叨。导致的结果是女儿很反感和嫌弃母亲,母亲非常委屈,觉得自己为女儿付出那么多,女儿怎么就不知感恩。

这位母亲管得太多太细了,如果你管得太多太细效果很好也行,但这位母亲这样管不但没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反而导致一大堆负面效果。

妈妈说得越多,女儿越来越不讲究,越来越逆反。如果付出达不到好的作用,只会起反作用,为什么还要继续这样做呢?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或是停下来呢?妈妈的规则难道就是绝对的标准吗?

很多时候是可以放手不管的,让女儿按照自己的喜好洗头,她喜欢一周洗一次或十天半个月洗一次那是她的自由,不必干涉。她喜欢晚点睡觉就晚点睡觉,不干涉她。她的床上桌子上的东西到处乱扔,就让她乱糟糟的好了,不必管她。她喜欢几点钟吃饭就几点钟吃饭,不必干涉。

有的家长可能会反问:怎么可以让孩子维持这种不良习惯呢?明明看到孩子有不良习惯,也不干涉,这不是害孩子吗?问题是如果你这样干涉能起到好的效果,可以干涉,但问题是你这样干涉已经导致反效果了,为什么不停止呢?如果你真的想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从两三岁开始培养。孩子小的时候被奶奶惯坏了,形成习惯了,现在改不过来了,如果强行改造会得不偿失,会捡芝麻丢西瓜,会利小弊大,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

 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图片170: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

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六岁前形成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固然重要,但都比不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孩子六岁前与父母或其他主要抚养者的关系模式,会内化成孩子内在的关系模式,即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

理智自我与情感自我的关系模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这个关系模式还会投射到我们与他人、与社会乃至与世界的关系上去。

如果我们所走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我们就会有强烈的责任心,因为不能推给谁,只好自己扛。

174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

图片174: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

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却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怎么做,会使孩子学到虚伪的不良品质。

苛刻的父母逼着孩子说谎话来应付,由此孩子学会了逃避,学会了推卸责任。

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孩子就会对自己负责。严厉督促不是好办法,因为人不愿意总是被动地做事情,每个人在情感上都是需要表扬和鼓励的。

203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强烈

图片203: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强烈

一个孩子得到的爱、关注、认可不够,得到肯定和鼓励比较少,就会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他就没有自尊。没有自尊,就没有价值感。没有价值感,这个人就要消失掉,没有人愿意消失,在消失自己之前他要证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于是他就开始捣乱,以此证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你们还会关注我。

人对生存价值的需要,比生存本身更强烈。当孩子被贬损得一无是处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既影响健康,还会产生厌世情绪,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举动。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很有价值时,会从内心升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当自己感到强大时,谁也不能将他击倒。

218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

图片218:越是费尽苦心的父母,越是可能养出毫无适应能力的孩子

一个人处理危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往处理危机的经验。生活的能力不是凭空生成的,它需要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一点点地培养、获得。如果你没有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应对“小”问题的能力,比如,生活基本的自理能力;自己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小摩擦;合理安排业余时间等等,那么,你又怎能期望他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婚恋矛盾、事业选择这样的“大”问题呢?

为了避免你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面临更大的困难,给你的孩子多一些机会吧,包括犯错误的机会、遭受打击的机会,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为人父母的责任。

223家庭规则应简单明了,就像游戏规则

图片223:家庭规则应简单明了,就像游戏规则

家庭规则应简单明了,就像游戏规则,太多太杂人人都会犯规,就失去了规则的意义。

父母对规则持明确而温柔的态度,孩子易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稳定的情绪。

父母对规则持摇摆而温柔的态度,孩子学会钻父母间的空子,利用父母管理的差异,生出许多的毛病来。

父母对规则持明确而僵硬的态度,孩子内心压力过大,易于形成心身疾病。久而久之孩子会利用发烧、肚子疼、头晕等躯体症状来逃避规则。

父母对规则持摇摆而僵硬的态度,孩子处于在两难和无论如何都错的境地,家庭里似乎什么都对,又什么都不对,天长日久孩子会发展出神经症或精神病态的行为来适应或对抗规则。

Comments are closed.